中藥居家認識
所謂科學中藥,也就是濃縮中藥。它是利用中藥的原藥材先煎出藥汁,藥汁再依照一定的比例濃縮,濃縮後的藥汁加入賦型劑再做成藥粉末或細顆粒劑,這就是科學中藥。所以他的成份和一般的煎劑(水藥、藥帖)相同,但是它有服用方便、使用量小、不用煎、不用煮及藥效快等優點,非常合乎現代人的要求,因此現在已經成為中藥的主流。
當然有!中藥也是藥,只要是藥就有副作用。如甘草吃多了會水腫;生烏頭、生附子會引起噁心、嘔吐、抽筋、心律不整甚至心跳停止;當歸吃多會軟便;有人吃了肉桂會流鼻血,這就是副作用。
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藥找專業人員,如醫師、藥師。因為用藥前先經過醫師診斷,醫師會知道妳的體質是屬虛或實、寒或熱,該服用什麼藥,或可以使用什麼藥,該用多少劑量等,對證用藥。而藥物經過藥師的(炮製),如甘草蜜炙;附子泡、煮、蒸或先煎等,不但可以將其副作用減至最低,有些藥材甚至可以提高療效。因此在醫師和藥師的全力配合之下,可以讓處方用藥達到最有效,並且避免藥物副作用的產生。
使用中藥治療疾病及調理身體的過程中,由食物所提供的營養絕對有助於體能的增強與恢復,在這個同時,除了因應個人體質差異而對食物應有所選擇外,藥物和食物之間可能產生的性質衝突也會降低藥效或引起不良反應,因此,我們必須要能掌握個體體質、飲食、藥物三者間的一致性,以達到所謂的「藥借食力、食助藥威」相輔相成的療效。
其一般原則如下:
所謂高濃縮科學中藥,也就是一般科學中藥的濃縮成份提高,譬如原中藥材10公斤,可濃縮成1公斤的科學中藥,但高濃縮中藥劑,需要20公斤才可提煉成為1公斤,可見高濃縮科學中藥有效成份比一般科學中藥高達1至2倍以上。
不管你到哪一家中醫院所取得中藥劑回家後,請先倒一杯開水,將拿回的中藥劑倒入杯子內,2至3分鐘後,杯子內的中藥劑,如果全沉到杯子底下,就表示中藥成份高,如果一半沉一半浮,就表示中藥成份普通,如果全浮在杯子上,就表示中藥成份是最低的,也就是最差的中藥劑。
為了患者身體健康以及提昇中醫藥之水準,本院採用高濃縮科學中藥及珍貴中藥品,能夠讓患者效果更好而無副作用。
本院是採用高濃縮中藥,比起一般科學中藥的成份高達2倍以上,如果一般科學中藥100公克是100元,我們就要200元,中藥濃縮倍數越高,自然就容易結塊,而藥費也跟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