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鑑識方法
- 傳統鑑別法:以五官為主,形狀、顏色、質地、味道、大小等外觀來判定 ,因本法非常容易與方便,目前還繼續使用,但必需具備有實務經驗累積才不會出差錯。
- 顯微鏡檢法:利用顯微鏡工具來協助鑑識,從內部及微細構造中給予區分,本法會比傳統式鑑別更具公效力。
- 化學鑑別法:衛生署於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公告中藥製劑查驗登記應檢附薄層層析鑑別資料起,本省中藥就進入化學定性鑑別法的時代,利用薄層層析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來協助中藥鑑定,提升中藥檢驗品質及品質管理。目前衛生署更進一步在規劃採用西藥檢驗的模式,將用更快速且能準確給予定性和定量的液相管柱層析法(Liquid chromatography、LC)、(Gas chromatography、GC)及高效液相層析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來鑑定。
- 毛細管電泳法
- 運用基因技術鑑定
【參考文獻】
- 藥物食品分析,第五卷第四期,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1997.06
- 調查研究年報,第五號,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1987.03
- 調查研究年報,第六號,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1988.06
- 中藥檢驗方法專輯(一),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1988.03
- 藥用植物學,甘偉松教授,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1986.08
- 中國藥材學,啟業書局,1974.12
- 中藥材真偽鑑定研習會摘要,中國醫藥學院,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