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知識/中暑了~~該怎麼辦?

中暑了~~該怎麼辦???

近來台灣各地溫度持續飆高,中暑和熱衰竭的病例增加,也別以為氣溫度高才會中暑,如果環境溼度也跟著提高,中暑的危險性同樣也會增加,因環境溼度超過了60%時,體內的汗水無法被蒸散,自然也容易中暑;此外,也不要認為只有待在太陽底下才會中暑,待在冷氣房的上班族也常有「散熱不良」中暑的現象;上班族急忙從外面炎熱的天氣進入冷氣房時,會讓原來擴張的血管急速收縮,造成體內的熱蓄積,再加上水分補充不足和運動不足、不排汗,使體內熱無法散發而蓄積在體內所引起的,相同的如運動後急灌冰飲或冰水也容易引發。

何謂熱衰竭?何謂中暑?

『熱衰竭』是只在濕熱環境中,體內水分與鹽份流失過多,體內的循環系統無法維持正常功能時,呈現休克的狀態,會有皮膚濕冷、蒼白;精疲力盡、虛弱無力等症狀;而『中暑』是只長時間陽光曝曬或處在高溫的環境中,體溫調節機轉失去作用,導致體溫急速升高,頭暈、頭重、頭痛,倦怠乏力,食慾不振,嚴重時則會有胸悶呼吸不暢、噁心欲吐、呼吸急促及神志不清等症狀。

如何防範中暑和熱衰竭?

1.避免於豔陽下長期從事戶外活動,或滯留於密不通風的空間內太久。

2.定期補充水分,必要時補充含電解質之運動飲料,以防脫水。

3.若感不適,應立即至陰涼處休息。

4.避免將老人或小孩單獨留置無空調之家中或車上。

5.待在室內時,應盡量保持室內環境的良好通風;室內溫度不要調太低,最好設在二十七、八度,加上電風扇,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內外溫差。

6.大熱天從戶外進入室內,不要急忙躲進冷氣房中或猛灌冰水、冰飲。

如發生中暑和熱衰竭時該怎麼辦?

感到輕微中暑情況(頭痛、頭暈、疲倦前兆,流汗則相對很少,皮膚有發熱情況)時,可立即補充黑糖薑茶,可舒緩中暑初期不適。夏天會流失的不只有水分,還有營養素。維他命B、C等水溶性維他命容易因為流汗、蒸發而流失。像是糙米飯、綠豆湯,都是補充水溶性維生素的好來源。

發生中暑和熱衰竭時:

1.迅速將患者移往陰涼且通風良好處,給予安靜舒適環境。

2.放低頭部,鬆開衣服並平躺休息。

3.用水擦拭身體及搧風,以幫助患者降低體溫。

4.按摩四周肌肉,並注意患者意識形態。

5.讓病患適量攝取水分或含電解質之運動飲料(如有嘔吐情形則避免給予)。

6.如有嘔吐現象,應讓患者側躺,以保持呼吸道暢通。

7.盡快送醫(撥打119或自行送醫)。

 

參考資料

衛生署衛教單張 www.doh.gov.tw

消防局署網路資料 www.nfa.gov.tw

加入好友
掛號專線
追蹤Facebook